【嗶哥嗶特導讀】《“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定下了未來3年的網絡發展目標和具體時間表。那么這個計劃的實施對于連接器行業有什么影響?連接器企業要如何助力實現這個“雙百”目標?本文將就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
3月底,工信部印發了《“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簡稱《“雙千兆”計劃》),計劃在三年內基本建成全面覆蓋城市地區和有條件鄉鎮的“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實現固定和移動網絡普遍具備 “千兆到戶”能力。
“雙千兆”網絡指的是千兆光網和5G網絡,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二者互補互促,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
根據《“雙千兆”計劃》,預計到2021年年底,新增5G基站超過 60 萬個、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 2 億戶家庭的能力、萬兆無源光網絡(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 500 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 1000 萬戶。
預計到2023年底,5G 網絡基本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重點行政村覆蓋、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 4 億戶家庭的能力、10G-PON 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 1000 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 3000 萬戶。實現建成 100 個千兆城市和打造 100 個千兆行業虛擬專網標桿工程的“雙百”目標。
以上就是《“雙千兆”計劃》的時間表與目標。那么這個計劃的實施對連接器行業有什么影響?連接器企業要如何助力該計劃的實現?
“雙千兆”網絡的實現需要建設大量5G基站、數據中心和千兆光纖設施等,會使用到大量的連接器。據廣發證券發布的通信行業報告預測,連接器在一般通信設備中的價值量占比約為3-5%,而在一些大型設備中的價值占比則超過了10%。
與4G時期相比,5G時期天線列陣通道數增加,每個基站設立3個天線扇面,目前主流的天線方案為64通道,即會用到64個射頻連接器。按《“雙千兆”計劃》中提到的2021年將建設超60萬個基站算,2021年基站需要的射頻連接器超3900萬個,市場增長空間過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僅是基站用的射頻連接器的市場需求量,《“雙千兆”計劃》中還涉及到的數據中心、千兆寬帶等都需要用到射頻連接器,3年建成的“雙百”目標,將使得射頻連接器的需求量呈幾何級增長。
此外,還有高速背板連接器、光纖連接器等,如《“雙千兆”計劃》中提到的到2023年底,10G-PON 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 1000 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 3000 萬戶。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千兆寬帶用戶為640萬戶,《“雙千兆”計劃》定下的時間表將極大地提升近兩年對光纖接入網應用連接器的用量需求。
但是,千兆網絡需要加大對過流的承載能力和數據傳輸的速度,這無疑會帶來通信連接器的升級換代,體現在傳輸速率提高、體積縮小、精細度上升、散熱性能提升等。
廣東國昌科技有限公司光通信/傳感器產品線總經理陳興宇告訴《國際線纜與連接》記者,《“雙千兆”計劃》的實施只是未來IOT領域建設的其中一段,該計劃對電/光連接的配套需求是幾何級的增長;其次對電/光連接的集成化、小型化需求會進一步增多,對電/光各種性能指標要求更高,對材料、工藝結構和防護性能要求也更高,這些將會促使行業標準進一步統一和開放,進而降低連接器行業企業的壟斷門檻。
此外,對連接器性能要求的提高會使得產品品種逐漸減少、市場逐漸向具有研發能力的企業集中。市場雖大,但是這個領域的“玩家”會逐漸減少。
根據《“雙千兆”計劃》中提到的產業鏈強鏈補鏈工程,鼓勵光纖光纜、芯片器件、網絡設備等企業加強技術攻關,持續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鞏固已有產業優勢。
連接器企業若想在通信領域占有一席之位,需不斷提高研發能力,根據未來的千兆網絡所需不斷升級產品,抓住與終端設備廠商進行戰略合作的機會,提升企業競爭力。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