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行業屬于精密制造的子行業。精密制造業提供的是制造業的關鍵零部件,是制造業的最頂端,利潤最豐厚的核心部分。從規模上來看,精密制造業可以覆蓋整個制造業的大約三分之一。
行業產業鏈、商業模式與供需格局
連接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器件與組件、組件與機柜、系統與子系統之間起電連接和信號傳遞作用,并且保持系統與系統之間不發生信號失真和能量損失,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元器件。
上游材料中金屬材料所占成本比重最大,塑膠材料次之,電鍍材料較小,根據臺灣工研院的研究數據,上游材料成本占臺灣連接器廠商的總生產出成本的比重大約為49.6%,其中鈦銅、LCP等高端原料主要從美國、日本等進口,而其他的銅等原料國產供給充足。
連接器作為基礎零組件,連接器生產廠商的客戶為電子產品品牌企業或EMS廠。通過構筑核心產品的競爭優勢,進入核心客戶的供應鏈體系,是連接器生產廠商經營模式的基本特點。
連接器產品型號有幾百萬種,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前三大應用領域為電腦、汽車和通訊。連接器產品多、更新快、生產工藝又復雜,一般采用定制化生產,避免了標準化競爭;連接器的產品生命周期一般在3個月到一年,產品更新換代快,新產品往往毛利率較高,相比其他零部件,連接器業務的盈利水平較高。
連接器生產廠商多為輕資產模式,易調節產能,需求旺盛時業績彈性大,需求疲軟時能避免過度競爭,業績領先于其他產業。連接器生產廠商長期成長性強,常呈現出規模、盈利雙豐收,利潤增速快于營收增速;短期業績爆發性強。
市場空間與競爭格局
3C產品等終端市場的發展帶動了連接器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2018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達668億美元,約占全球電子產業的3%,是僅次于半導體、PCB的第三大零部件產業,其中行業前5大公司的市占率在50%以上。
隨著產業鏈轉移、外企來華設廠以及國內需求增速持續擴大,我國連接器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連接器市場,2018年市場規模為209億美元,占全球31.4%的市場份額。目前我國連接器廠商約有1000多家,其中主板連接器上市公司有12家,整體以中低端為主,高端連接器占有率較低,在細分領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電腦/外設(立訊全球排名3/德潤排名5)、設備(立訊排名1) 、通訊數據設備(立訊排名3) 、消費電子(立訊排名5)。
連接器巨頭多集中在美國、日本,2019年全球連接器前十廠商中,美國占據4席,日本占據3席。全球連接器廠商中,立訊精密排名第6位,中航光電排名第13位,德潤電子排名第16位。
行業運作模式與未來可能的演變
連接器行業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的行業。連接器產品的技術特性受下游行業的技術發展影響很大,每一次的技術進步和變遷都會給整個產業帶來巨大變革甚至革命性的影響,從而推動連接器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終端產品不斷變得更輕薄、性能更優,連接器向著小型化、高速和大電流方向發展,設計難度越來越高。以泰科、安費諾為首的全球巨頭通過橫向并購覆蓋實現下游全覆蓋,在華設廠持續滲透中國市場,在高端里領域具備競爭力。國內連接器行業也出現并購浪潮,集中度提升:企業通過并購拓展下游連接器行業,通過上延產業鏈垂直整合,同時亦大力發展除連接器之外的其他業務板塊。
行業龍頭的成長史
被稱為小“富士康”的立訊精密是國內連接器的龍頭,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進入全球前十的連接器公司。
立訊精密的核心策略是圍繞最優秀的客戶開發新需求,通過并購拓展產品線,采用“老客戶、新產品;老產品、新客戶、 新市場”的發展戰略。
2010年上市時,立訊精密以電腦連接器為最主要產品,并專注于生產附加價值高的電腦內部連接器。上市后,并購江西博碩、昆山聯滔和深圳科爾通,切入蘋果PC/iPad供應鏈,并在2013年推出Lightening接線時加速進入智能手機供應鏈。在充電無線化進程中,成為Apple Watch及iPhone無線充電模組的主要供應商。2016年以來,蘋果推進音頻無線化趨勢,立訊精密切入手機電聲模組及Airpods配件。
具備哪些特質的公司,容易在競爭中勝出?
終端產品處于滲透期時,生產廠商會通過降低產品售價來提升產品滲透率,通過產業鏈的分工與專業化來降低產品價格。而當終端產品進入更新換代時,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來刺激更新需求,生產廠商通常會通過構建垂直一體化的生產模式來達到快速生產新產品。
隨著終端設備的智能化、輕薄、小型化,對連接器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備模具制造、自動化設備制造的企業有更強的競爭力。
模具復雜的形狀、對精度的高要求、加工周期縮短,使得精密產品模具供不應求,具備模具制造能力是精密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產品種類繁多、屬于非標準化產品,通過自動化設備進行組裝能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精度和良品率,因此自動化、半自動化設備也是精密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
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