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中,太湖遠大以其專注與創新脫穎而出。近日,由中國證券報聯合北京證券交易所舉辦的“2024北交所萬里行”調研活動走進太湖遠大。太湖遠大董事長俞麗琴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將加快數智化轉型步伐,做精做細、夯實能力,提升資產周轉效率,優化產品結構,提高中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
攻克技術難題
太湖遠大是一家集環保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覆蓋絕緣、屏蔽、護套三大線纜用高分子材料領域,品種規格齊全,是國內少數實現生產規模化、產品系列化的線纜材料生產企業之一。
俞麗琴介紹,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企業已具備自主開發中高端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的能力,但在高壓、超高壓線纜材料的關鍵技術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差距,一些高端特種產品及材料依賴進口。
太湖遠大致力于改變這一局面。近年來,公司推出了“66kV及以下過氧化物交聯型半導電屏蔽料”“110kV及以下超高壓半導電聚乙烯護套料”“75kV及以下直流輸電擠包絕緣電力電纜用交聯聚乙烯絕緣料”等產品。2023年下半年,公司成功研發出“額定電壓110kV交流擠包絕緣電纜用可交聯半導電屏蔽料”,并實現對外銷售。
“在線纜制造過程中,高分子材料的兼容性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客戶會配套采購額定電壓110kV適用的可交聯絕緣材料與半導電屏蔽材料,以提高材料的適配性。”俞麗琴向記者表示。
2023年,公司“500kV超高壓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產業化”項目成功入選浙江省2023年度第一批尖兵計劃項目。同時,該項目包含在公司IPO募投項目之中。俞麗琴表示,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該項目。實現高壓及超高壓線纜用高分子材料量產,將打破國外品牌的壟斷地位,提升公司品牌的影響力,對公司的穩健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做大做強主業
2022年9月,太湖遠大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們對‘專精特新’的理解是:專注于自己擅長的產業或產品,持續精進、創新突破,為市場提供更多具有特定功能、滿足特定需求的特色產品。”俞麗琴說。
在俞麗琴看來,只有“專”才能發現問題并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同時,產品要有特點。以高分子材料為例,其產品形態特性隨著應用場景不同而變化,在特殊環境下要確保正常工作。“精”則是在專注主業的基礎上,產品更精細,管理更精益。“新”體現在中小企業對新事物、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術吸納速度快,同時組織架構響應快速高效,貼近市場和客戶。
“線纜產業整體發展成熟,增速有所放緩,企業之間的競爭相對透明與充分,但行業體量足夠龐大。隨著應用標準持續迭代,場景不斷豐富,優質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俞麗琴表示。
未來,太湖遠大將推進數智化改造,進一步做大做強主業。“借助北交所平臺,公司的融資渠道得到拓寬。公司將以上市為契機,吸納更多人才,加強團隊建設,同時持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產品品質,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俞麗琴表示。
俞麗琴表示,未來公司將結合各個階段的實際情況與長遠發展戰略,充分落實好分紅規劃,用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并購重組、股份回購等措施,持續提升企業價值。
推動產品升級
近年來,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同時大量新應用場景對線纜和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俞麗琴看來,未來,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的產品性能將更趨向于“高”和“特”,同時“環保”和“安全”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
記者注意到,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已明確規定,大中型建筑或公共場所禁止使用某些品類的非環保電線電纜。在此背景下,線纜企業大力研發和推廣環保產品,向上游采購原材料時會明確需滿足相關環保指標。
“聚氯乙烯線纜材料難以滿足環保要求,其發展受到制約。而聚乙烯材料和低煙無鹵材料因其無毒性而得到大力發展。”俞麗琴表示,未來市場競爭將主要集中在高性能產品領域以及特種應用場景,提升產品性能、開發高端產品、實行差異化競爭、搶占細分市場,將逐漸成為行業發展主流。
太湖遠大將緊盯行業發展趨勢,推動產品升級,滿足市場新的需求。“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普及率的提高和對續航里程、充電時間的要求提升,汽車用線纜市場將迎來增量。”俞麗琴說。
同時,太湖遠大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在國際市場的認可度。“在線纜用高分子材料企業中,公司‘走出去’比較早。2024年1-6月,公司境外銷售收入為9202.9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2.09%,產品主要銷往土耳其、巴西、南非、巴基斯坦等地。”俞麗琴表示,公司將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信息來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