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壓電面前,人是脆弱的,稍有不慎便會一命嗚呼。
所以在對車輛高壓部件進行檢修時,只能在不帶電的狀態下進行,即給高壓系統停電。
嚴格的停電操作包括停電(斷開高壓系統總開關)、嚴防高壓開關重新合閘、進行驗電操作(以確保高壓系統不帶電)。
高壓線束作為高壓系統的神經網絡,在進行維修前,我們需要對它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

新能源汽車高壓線束相較于傳統的燃油汽車線束而言,其基本組成部分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區別在于線束的絕緣性、耐壓性以及自屏蔽性等方面。
耐壓性
乘用車一般使用額定電壓600VAC/900VDC;
商用車一般使用額定電壓1000VAC/1500VDC,其高壓部件工作電流常用在250A,部分大功率電機可達到400A。

絕緣性:
高壓線束絕緣層應緊密包覆在導體上,且容易從導體上剝離而不損傷導體。
絕緣層應通過浸水50Hz的交流耐電壓試驗,而不被擊穿。同時應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溫性、耐電弧性、耐漏電痕跡性。
自屏蔽性:
高壓線束為避免自身產生的電磁干擾影響到其他部件,而采用帶有屏蔽功能的線纜。
屏蔽層為鍍錫銅編織網,其密度不小于85%,絕緣電阻大于500 Ω/V,耐電壓2500V DC,工作溫度范圍為-40℃~125℃。
高壓線束每個接口均采用屏蔽處理,前后電機接口處為屏蔽卡環與電氣盒導軌壓接,控制器及電池箱插件采用有屏蔽功能的結構件。
為滿足標準要求,線纜外部護套采用橙色,正、負極線纜外部護套采用增加紅、黑標識。

一根合格的高壓線束總成由高壓電纜、連接器、防護材料(保溫管、編制管)安裝支架(或軋帶)、密封膠圈、膠帶、熱縮管、標簽組成。
而高壓電纜則由導體、絕緣、護套、屏蔽、鋁箔、包帶、填充物等組成。

1、導體
由退火軟銅導線或鍍錫銅導線構成,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導體多采用無氧銅線,即含氧量 0.001%以下、純度特高之銅線,銅之含量在 99.99%以上,不會受氧脆化。
高壓電纜的導體規格以截面積進行劃分,目前新能源行業常用規格從1.5平方毫米~120平方毫米。(注:高壓電纜的導體截面積=單絲截面積×導體的根數)

2、絕緣層及護套
目前行業應用較常見的絕緣層材料有交聯聚烯烴(XLPO)、熱塑性橡膠材料(TPE)、硅橡膠材料等。
一般選用橙色的波紋管作為包覆物,起到防磨、降噪、隔熱、美觀的作用。
護套與車體對應部分相配合,起密封、防水等效果,根據其耐熱性一般選用耐125℃材料,驅動電機高壓電纜使用耐150℃材料。

3、安全設計
電池包內高壓線束采用雙軌制設計,將電池包前、后端模組串聯、電池包內PTC、風冷風扇、強電維修開關、充電預充回路等連接到原理回路中。
并通過電池包前端高壓接插件提供整車強電供電。高壓接插件采用插件本體屏蔽,并增加高壓互鎖功能,有效防護高壓電流產生的EMC干擾。高壓線束及高壓部件殼體均需進行搭鐵。
高壓線束連接器具有耐高壓、防水性能好、環路互鎖以及屏蔽層連接等功能。
為防止特殊位置高壓線束的損壞,可采用塑料線槽或金屬彎管進行保護。

4、布置形式
為避免高壓線束在傳輸強電電流時產生的電磁,使低壓線束對控制單元供電及信號傳輸受到干擾,一般采用高壓線束與低壓線束分層設計,距離保證在200-300mm內。
對于走向相同且依附于車身的線束,采用并列式布置。保證高低壓線束并列不交叉,可有效避免高壓線束傳輸供電時產生的電磁干擾,多應用在混合動力車型中。
雖說以上內容似乎和維修實操的關聯性不強,可作為理論知識還是要有所掌握的,畢竟實操的依據來源于理論。